帝国时代4法国科技树_帝国时代2中国科技树

帝国时代4法国科技树,帝国时代2中国科技树
内容导航:帝国时代2中,如果加入一个满科技树的民族,但是没有任何特殊兵种和科技,该民族强度如何法国国树是什么在 帝国时代2 中,树砍光了可以再长出来吗历史上有哪些科技树点歪了的军事装备一、帝国时代2中,如果加入一个满科技树的民族,但是没有任何特殊兵种和科技,该民族强度如何

满科技好处是,你出什么都能反克制。坏处是没有“爆”兵。总的来说还是最强的,有种族特长的种族一般都没那项的顶级科技,比如英国没指环,法国没血统。而全科技也就某一兵种比特色种族弱一点点,但是经济完爆啊

理论上来说可以很强。如果有资源方面的加成,打资源白板的文明可以封建直接飞肉马和叉子,多点一两点攻防就是天大的优势。没有特色兵,可以打马啊,城堡血统骑士一路到重骑游侠。重型拍子配冲车,有扳指和护腕的劲弩手。噢,对了,还有帕提亚战术的骑射手。满配的和尚简直噩梦,啧啧

满科技有资源加成啊!封建那会就派农民过去对面金矿旁开个箭塔,木栅围好,开马房出肉马,加上叉叉兵,对面基本就完了。

我一般都是造100辆小汽车

帝国时代2非城堡兵血量都相对薄,科技没有特色也是硬伤,对上一排土耳其火枪然后一小队骑兵掠阵(专打攻城武器)恐怕普通兵都很难近身

应该是综合实力第一名了,经济全满,骑步弓全满,攻城全满,没有瑕疵啊

到了后期就四种兵,翼骑,长戟兵,长矛兵。抢到遗迹和贸易金生产的有限克制兵(特色,工程器,僧侣)

一般地对战都是肉马加叉子。这游戏最致命的缺点,攀科技根本挡不住无穷无尽的肉马和叉子。

没特色科技很伤,早期经济容易被压制,一步慢步步慢会被滚雪球。如果顺利拖到后期会有一定优势,但是面对特色科技对暴兵有优势的国家也不好处理

将会充分诠释 :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至理名言。

二、法国国树是什么

答:国树是雪松。 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有自己的国树。? 秘鲁的国树是金鸡纳树。金鸡纳树是利用植物为人类消除疾病的典范。? 菲律宾的国树是纳拉树。纳拉树树身高...

三、在 帝国时代2 中,树砍光了可以再长出来吗答:最无限的就是鱼网了。你可以用鱼网弄来的食物换成钱,钱买木材,木材来种地,种地来卖钱。这样……………………

四、历史上有哪些科技树点歪了的军事装备

自行车突击骑兵,大约是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军事狂想。


至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长矛骑兵还是近代军队的一员。参加一战的德军、英军、俄军都有持矛骑兵的编制,可以对步兵进行突击作战,东西线战场和中东战场都有出现过。


但这时候的人们,已经意识到机械化战争时代即将到来,骑马冲锋肯定是要被淘汰的。但是,骑兵冲锋这种作战方式,用什么工具来取代呢?坦克那时候还没有发明,而且早期坦克缓慢的速度,肯定也不能满足“骑兵主义者”对高速冲锋的要求。


骑马持枪冲锋,看似有些原始,但在20世纪初期仍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突击战法,尤其是在平原作战时。因此,有些人就将目光放在了自行车上。



自行车,在20世纪初期是一种廉价又快速的交通工具。猛一看,自行车不仅续航力远(百公里消耗一块面包),而且冲刺速度快(最快超过50公里/小时),而且能够轻易形成大规模数量优势(凑个几百几千辆自行车没问题)。如果给骑自行车的士兵,配上骑兵长矛,岂不是现成的“机械化骑兵”吗?



于是,自行车部队的建设在一战前就开始成型。但众所周知,至今也没有看到过所谓的“自行车突击骑兵”上战场。


20世纪以后,一些国家虽然确实出现了自行车部队,但更多地是将自行车作为快速机动工具,而不是直接作为突击兵器。所以,当代的自行车部队,只能算是一种“龙骑兵”,而不是突击骑兵。(陶慕剑)


1、美国著名的M-388核火箭筒;

老美的这款军事装备,不论在军事技术领域,还是杀伤力上面,那都相当出众的。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它最终沦为“人类史上最脑残武器”的命运。

M-388核火箭筒,是美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苏争霸期间研发出来的。它之所以被广大军迷们视为“脑残武器”,是因为M-388核火箭筒的有效杀伤半径(辐射、热能、冲击波和碎片)是远大于自身的有效射程的。

换句话说,假如你在实战中向敌方发射一枚M-388核火箭,其结果不仅能瞬间把敌人全部干掉,同时还顺带把自己人也给一锅端了。

因此,M-388核火箭筒这款武器明显就是点歪了科技树,错误的运用了核技术,成为了一款同归于尽式的“脑残”武器!

2、沙俄的“诺夫哥罗德”号战舰;

同样点歪科技树的,还有造型独特的“诺夫哥罗德”号战舰。军舰的舰体通常都是长条形的,但毛子们却偏要鹤立鸡群的走另一个舰体发展思路,于是便打造出“诺夫哥罗德”这款圆形舰体的战舰。

1873年5月,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圆形军舰的首舰于圣彼得堡加勒尼岛海军船厂下水。这款圆形战舰是沙俄为攻打土耳其而专门制造的,后来也的确被用于俄土的沿海战争之中。

然而,后来通过实战证明,这款外表看起来牛逼哄哄的战舰,实际上并没啥卵用!

由于“诺夫哥罗德”号战舰独特的圆形舰体设计,使其只要一开火,整条舰便会原地360度打转,根本无法控制。而且即便不开火,只要遇到海流,整条舰也照样无法控制,不断的原地打转,根本停不下来。

最悲剧的恐怕就是舰上服役的士兵了,就像是在坐旋转木马似的。据说,诺夫哥罗德”号战舰曾在一次试航中,因自身在航行中不断旋转,最终成功的让全舰士兵都晕船了......

3、沙俄的“沙皇坦克”。

而毛子们点歪科技树的杰作可不止诺夫哥罗德”号,还有这款富含蒸汽朋克风的”钢铁巨兽“——沙皇坦克。

这款毛子们的又一伟大奇葩武器,继承了俄式武器一贯的粗暴风格,单从外观来看,可以说还是相当的霸气,相当的俄罗斯。沙皇坦克拥有两个直径高达27英尺(约8.23米)的前轮,后面还拖了两个小后轮。坦克搭载了巨型重炮,使其拥有强悍的火力输出。

但是,这种巨大车轮的设计,显然与后来坦克扁平化发展的思路完全背道而驰。正因如此,沙皇坦克也成了典型的失败武器。巨大的前轮不光使其毫无灵活性可言,并且说翻车就翻车,关键是还很容易成为敌方的攻击目标,典型的中看不中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过客)

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LCS濒海战斗舰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等都是

当克里姆林宫红旗降下,苏联这个红色帝国轰然解体的时候,美国的海上霸权也达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毫不客气的讲,当时全世界其他国家海军一起上,也不够美国海军打的。但随之而来的,美国海军也听到背后国会山上裁军大刀“磨刀霍霍”的时候声音。

在被反手一刀砍掉4艘航母编队之后,美国海军意识到他必须赶快找点事情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世界范围内还是通用的。当时俄罗斯只剩半条命,十年未开工建造新舰,而中国海军连区域防空能力都没有,显然指望不上。于是美国海军翻遍了资料,终于发现了一个High点。

远洋之上,美国海军已经再无敌手,但近海范围控制能力较差,自1983年以来的27次袭击全部发生在近海海域。再加上反舰导弹扩散化,部分敌对国家容易自持岸舰导弹威胁美国海军行使霸权。于是美国海军参谋们提出了个绝妙想法,那就是“从海到陆”,侵入对方浅海,摧毁敌方港口、岸防设施,进行飞龙骑脸。

更加绝妙的是在这一战略思想下,美国海军需要革新一批新战舰以迎合,这些战舰要求强调隐身能力、吃水浅、浅水机动力强。他们是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LCS濒海战斗舰、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M80短剑高速攻击艇、JHSV联合高速运输舰等,又可以愉快的捞经费了,想想是不是很赞?

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近海舰队的作战核心,排水量吨,但采用相当彻底的隐身化设计后雷达反射面积仅相当于一艘300吨的渔船。除了为近海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外,其配置两门155mmAGS先进舰炮,发射LRLAP远程陆攻弹药,最大射程可达185公里,负责摧毁敌方海岸纵深的防御设施以及打击敌方反击部队。

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主要负责摧毁敌方常规柴电潜艇,浅水机动能力很强。同时拥有发射巡航导弹进行对陆攻击,以及携带小型特种潜航器,让特种部队进行秘密潜入执行特种作战的能力。

LCS濒海战斗舰,自由级机动性好,舰内空间大,三体的独立级飞行甲板巨大,可以起降MV-22鱼鹰或CH-53K超种马,小学生才做选择,有钱我全都要。濒海战斗舰负责摧毁敌方小型快艇和小型潜艇,并且可以通过更换模块的方式进行扫雷、侦察和反潜等。

M80短剑高速攻击艇,速度60节,吃水只有4米,隐身性能非常强。除了运送特种部队潜入作战外,还可以作为无人机作战平台和电子战。

JHSV联合高速运输舰,穿浪双体设计,巡航航速35节以上,载货能力500吨以上,可运送一个连的部队和所有装备快速前往战区。

计划很宏大,想法很美好,但问题和隐患有两个。一是这些装备强化了浅海和特种作战能力,但也牺牲了远洋舰队决战能力。比如DDG-1000驱逐舰的远洋适航性差,垂发坑位只有80个;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水下航速和下潜深度在新锐核潜艇中都处于相当低水平,声呐更是偏向浅水型;LCS濒海战斗舰防空是海拉姆,反舰是海尔法,两者射程都只是10公里级。二是这些舰船都非常隐身化,这意味着价格超贵。

▲携带潜航器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英国机敏级核潜艇首舰服役后与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新墨西哥号在加勒比海域进行合练,结果新墨西哥号完败。甚至机敏号完成全部攻击动作后,新墨西哥号依然毫无所知。

所以美国海军这一战略执行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越来越不对了。一方面是美国国力下降,并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泥潭导致军费紧张,而这些本身超贵的战舰价格更是节节攀升。美军地主家也没余粮,大量旧舰退役后并没有足够新舰顶替。二是中国海军成长远超预期,三年下水了日本海上自卫队总吨位规模,同时期建造总吨位与整个北约建造总吨位相当。

并且中国俄罗斯等国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反介入/区域阻止体系”相当富有成效。第五代战斗机、弹道反舰导弹、高超音速武器与新锐舰队结合,在自身海岸线数百公里外构筑一道“铁幕”。美国海军舰队要想撕破这层铁幕,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如果无法撕破这层铁幕,这些侧重于近海作战的船只有什么意义?!

于是美国海军不得不开始调整策略,DDG-1000被砍到三艘,重推阿利?伯克III;LCS濒海战斗舰砍到32艘,预算改建FFG(X)弗吉尼亚级block 7取消,下一代SSN(X)突出快速。而M80短剑被彻底取消,JHSV被无限期推迟,可以说美国海军彻底的拐了个360度弯,重回传统的蓝水舰队路线。

▲重回伯克III标志着美国海军战略的调整

更加悲催的是,一边是数量削减,一边是战略调整,导致这些战舰很多重要子系统被放弃或删除以降低成本。比如DDG-1000设计使用双波段DBR雷达系统作为下一代宙斯盾系统,这雷达系统分别有S波段的VFR雷达和X波段的MFR雷达构成,出于成本考虑,删除了VFR雷达。并且LRLAP远程陆攻弹药价格一路飙升至110多万美元,比巡航导弹都还贵,打不起被迫删除。再加上MK110近防武器系统等删除,DDG-1000可以说是被大幅度阉割。而LCS濒海战斗舰的功能模块开发不仅严重超支,而且进度严重落后,目前只有反潜和反水雷模块,特种任务和水面战模块迟迟未完工。为了节省成本,美国海军改变一船预备多种模块替换的想法,改为每种模块只采购4~6套,大家根据部署需要轮流使用。

所以综合来讲,美国海军这次尝试可以说是彻底的点歪了科技树。

德国的古斯塔夫巨炮啊,平时全长约19个姚明,高约5个姚明,姚明头上再顶个篮球。



由于战斗时要配上很多的配件,还要再加几个姚明。



其实这个巨炮本来是对付法国的,希特勒上台后,想着怎么干掉法国那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在1936年,他下令建造个巨炮,口径得是800毫米的,不然不够劲儿。

只是,法国没等到巨炮,提前两年就投降了。

巨炮直到1942年春天才造好的,总重量1350吨,单看炮管,长32.48米,重400吨,很怪物。而且,这个怪物还是可移动的,不过运输时要拆开,分批运往战场。

1942年6月5日,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末期,古斯塔夫列车炮第一次投入使用,一发由2吨燃料推进,约7.1吨重的炮弹飞向苏军永久性防御工事上,把30米深的防御工事直接炸穿。在之后的12天,炸毁了苏军多个炮台,炸完后,塞瓦斯托波尔的建筑是完整的,巨炮直接改变了那场战役的走向。



可是,巨炮不但运输起来麻烦,它的目标也很大,得时刻防止敌人搞奇袭。为了打响一炮,要给它配两千多士兵,加上一千多操作员跟几百个维修员等等,要三、四千人参与,可谓优缺点并存。



二战结束后,核弹、飞弹技术发展了起来,巨炮除了威力外,显得成本高效率低,之后也没哪个国家再研究这种玩意儿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约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作为战争的凶器,各个国家为了占据先机,开动脑洞,制造了许多奇怪的武器。下面进行盘点:

粘性反坦克手榴弹。德国的陆军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这依仗于德国3200辆“战地之王”坦克,几乎是主宰陆战的唯一武器。在各国努力研究如何克制坦克的时候,英国发明了粘性反坦克手榴弹。它的本意是将手榴弹黏在坦克机体上,胜过落到地上再溅射爆炸,使炸药可以准确的攻击。原理上是内部有一个盛载硝酸甘油的玻璃球,其表面被糊上了强力黏合剂,用以固定于金属外壳上。它黏附上载具后,会启动一个5秒的爆炸倒数,5秒后硝酸甘油就会爆炸。想法是好的,但是实际使用时候,就出现各自问题。比如,还没有抛出就粘在自己身上;战场上灰尘很大,落满灰尘的胶无法黏在坦克上;5秒没有及时跑开,最后与坦克同归于尽等等。

UP火箭炮。这又是英国发明的武器。本意用于舰船的防空。原理是舰船将特制的UP火箭弹打上1000英尺的高空,然后炮弹自动爆炸,里面的400英尺的绳索连接着水雷,像一个大网把敌机从空中拽下。现实很残酷,不仅敌机可以轻易躲开“防空网”,受风力影响炸弹还会炸到自己的舰船。

反坦克狗。这是苏联针对德国坦克部队研究的一种反人性的武器。苏联一共培训了504条反坦克狗。将炸药绑在狗身上,等到接近敌方坦克时主动拉引线。但是真正到战场上,混乱的情况让防坦克狗迷茫,在炮火声中疯狂逃窜,有的还会冲向自己的阵营。

古斯塔夫巨炮。这是德国发明的奇葩武器。德国的坦克大军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尝到了甜头后,德国不断在坦克功能上下功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古斯塔夫巨炮,为了要炸毁法国坚固无比的马奇若防线,一个全重1350吨,全长53米的巨型坦克诞生了。800毫米的口径,磅的炮弹,强大杀伤力显而易见。但是,问题同时出现了,由于炮弹过重,装填速度很慢,平均每小时只能发出三发炮弹;运输上也是很大的问题,需要十几个车皮4000人三周时间才够装载,即使装好了的坦克也只能走直线,且不能转弯和爬坡。而坦克最后也只使用了一次,1942年轰炸苏联重镇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共发射了48枚炮弹,最终也拿下了这个坚不可摧要塞。但是付出的成本过高,以及很容易被空中袭击,这个庞大的武器最终再也没有出现在二战战场上。


苏联发展航母的路线无疑是点歪了科技树。苏联发展航母时分为支持和批评两派,拥护者称它是一种无价的权力投射工具,提供了其他任何手段都无法实现的无比灵活性。批评者认为,这是一个昂贵的时代错误,是过时的二战思维的遗存,与低成本替代品相比,这种思维几乎没有实质性优势。这些问题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再被提出,尤其是在国防开支缩减的时候。



双方对苏联海军的项目产生了无声的意见冲突。美国海军得到了超级航母舰队,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海军被迫接受一系列设计妥协的“重型载机巡洋舰”,但始终达不到苏联/俄罗斯海军的目标。苏联海军航母计划的最终目标绝不是基辅级和库兹涅佐夫级“重型载机巡洋舰”,即使是半吊子的库兹涅佐夫号也代表了苏联船舶和航空工业的一个巨大飞跃。冷战后俄罗斯取消了乌里扬诺夫斯克核动力超级航母,彻底失去了获得和美国尼米兹级超级核动力航母相当航母的机会。

“航空母舰”一词在俄语用法中,正确的形式是“航空巡洋舰”,或“载机巡洋舰”。措辞的选择不仅仅是一个语义问题。根据1936年的《蒙特勒公约》,禁止“航空母舰”通过达达尼尔海峡。这对传统上在黑海建造的苏联/俄罗斯航空母舰来说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把所有的航空母舰都关在黑海里确实没有多大用处。因此,名称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外交后果。 这种术语的选择可能还有另一个更微妙的原因。

根据苏联的理论,载机巡洋舰的目的不是作为海军打击能力的核心(美国海军视其为战略基石和作战核心),而是作为其他海军行动的支持力量。其中包括“掩护战略核潜艇到达远洋发射阵地”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航母和航空兵将执行干扰和驱赶敌方反潜力量的活动。这个配角似乎让苏联“航空母舰”这一单独的“特殊”称谓显得有些不恰当。

俄罗斯现役航母舰队现在只有库兹涅佐夫号。 尽管如此,俄罗斯海军仍然正式努力设计美国模式的航母。但考虑到俄罗斯当今的经济现实,这是不切实际的。也不乏对航母的批评,苏联时代的无声辩论已经蔓延到今天的俄罗斯媒体。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发展和饱和攻击被广泛认为使航母成为一个昂贵的目标,在严重冲突开始时,它都会沉入海底。航母的成本也是一个批评点。

俄罗斯批评家认为,考虑到当今俄罗斯军队的生活条件,足够的靴子都买不起,很难花费巨资设计建造新型航母和舰载机这些吞金兽。 现在俄罗斯维修库茨涅佐夫都已经被证明是有问题的。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的美式航母舰队本身就构成了重大挑战,而俄罗斯境内缺乏航母建造设施则进一步构成了障碍。最后,舰载机是航空母舰打击力量的核心。俄罗斯都放弃了唯一能与美国舰载机相比的苏–33重型舰载战斗机,采用了和印度同款的米格-29K。

出于这些原因,俄罗斯航空母舰的未来,至少在短期内,看起来相当暗淡。专注于核潜艇开发的诱惑一定很大,俄罗斯海军在这个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航母的使命变了,它不再完成苏联舰队支援的任务,而是打算在前沿地区提供“政治存在”。这反映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愿望,即把航母作为俄罗斯国旗的载体,而不是飞机的载体。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提供的质能方程及物理原理,为原子弹的研制和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原理先后被纳粹德国和美国用于研制原子弹,1945年8月,美国终于研制成两颗核弹并投掷于日本长崎和广岛,造成了毁灭性杀伤效果,战后,不少国家都拥有了原子弹。相对论所导致的这一结果,可能也大大超出了爱因斯坦的初衷,原子彈成为对人类和世界威胁最大的武器。

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号圆形装甲舰


1870年, 俄国海军部批准建造第一艘圆形 装甲舰,1871年12月17日在 圣彼得堡的加勒尼岛海军船厂开工,1873年5月21日竣工,被命名为 “诺夫哥罗德 ”号。

这艘带有试验性质的军舰建造完工后,拆成零件运到黑海的 尼古拉耶夫工厂重新组装,于1874年正式服役。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对这种新军舰也很感兴趣,在它首次试航时亲临塞瓦斯托波尔视察该舰,并昵称其为“波波夫卡”。

1871年11月13日,俄海军部批准建造第二艘圆形军舰。该舰本来命名为“基辅”号,但是为了表彰 波波夫在舰队指挥和造船方面的杰出贡献,海军部最终将其命名为“海军中将波波夫”号。由于尼古拉耶夫海军船厂已经通过组装“诺夫哥罗德”号获得了相关经验,因此“波波夫”号定在该厂建造,于1874年1月2日开工,次年9月25日竣工,1876年8月加入现役。

海军中将波波夫”号于1903年6月4日退役,其姐妹舰在17天后退役。1911年12月,二舰被出售解体。两舰的服役生涯中并没有参加过真正的交战。


诺夫哥罗德”号的船底为木质,外面包裹铜皮。总的来说,其船体形状象一个扣过来的飞盘,底部平坦,圆滑地过渡到垂直干舷。其船体直径为30.78米,吃水3.67米,标准排水量2491吨,最大排水量2671吨。

“诺夫哥罗德”号的上甲板装甲厚70毫米,排列成辐射状,下面也由环形钢梁支撑,上面再铺上木质甲板。甲板由中央向四周倾斜。

“诺夫哥罗德”号水线装甲带厚228.6毫米,水线以上高0.45米,水线下高1.35米。其露天炮塔位于船体中央,周围有70毫米厚的装甲护壁。“诺夫哥罗德”号的防护水平在当时各国装甲舰中属于中等偏上。

炮塔中安装了2门11英寸炮,可以进行360度回转,发射弹丸重量为550磅(250公斤),炮身后坐力由水压机制动。此外还有2门4磅(80毫米)炮和2门2.5磅(37毫米)炮。此外船上还装有12条撞杆鱼雷(那时还没有发明鱼雷发射管)。

“诺夫哥罗德”号上面装有8台锅炉和8台往复式蒸汽机,驱动6具螺旋桨,输出功率为3360马力,最大航速为6.7节。由于螺旋桨太多导致操舵不便,不得不在服役两年后拆除了最外侧的2具螺旋桨及其蒸汽机,功率降到了2000马力。

为了改善操作性,两个锅炉舱位于船身后部,每舱的4台锅炉共用一座烟囱。此外在船身中部还有一台辅助 锅炉,为主炮的旋回机构提供蒸汽动力。主炮塔下方为弹药库,两侧为军官住舱。

舰桥、 海图室和舰长住舱位于主炮塔前方,舰艏装有古俄罗斯时期 诺夫哥罗德公国的王徽,还有两具马丁锚。“诺夫哥罗德”号可以载煤160吨,续航力400海里。舰员定为150人。

比如机器

滨海战斗舰,准备打治安战,结果需要打大洋决战……

转载请说明出处
帝国之家 » 帝国时代4法国科技树_帝国时代2中国科技树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