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3决定版》各兵种背景及原型介绍

《帝国时代3决定版》玩家们能够使用的兵种当中有一部分是有着比较深厚的历史背景的,那么这些兵种源自何处呢?请看玩家“x橡木盾k”分享的《帝国时代3决定版》各兵种背景及原型介绍,希望能为各位玩家带来一些帮助。

本文已获原作者“x橡木盾k”授权转载。

游戏中以荷兰枪骑兵为原型兵种共分为5种(涉及的卡片和兵种名字我用的是游戏里给出的翻译,但是很多翻译都不正确),荷兰枪骑兵(Ruyter),老练荷兰枪骑兵(Veteran Ruyter),近卫荷兰枪骑兵(Carabineer Ruyter),帝国荷兰枪骑兵(Imperial Carabineer),以及日本领事馆结盟荷兰船运的护卫荷兰枪骑兵(Carabineer)。

Ruyter:德语中reiter意为骑兵,荷兰语中ruiter意为骑兵,不知道为什么内部调用名是ruyter

Reiter:来自德语,意为“rider”,全称是Schwarze reiter英语化后为Swart reiter,即黑骑兵black rider,用来形容他们装束的颜色。黑骑兵是出现于16-17世纪中欧包括神罗、波兰立陶宛联邦、沙俄等国的一种骑兵,黑骑兵一词最早指代1546年施马尔卡尔登战争中(Schmalkaldic War)天主教和新教徒之间的一些雇佣骑兵。

游民星空
战争中的米尔贝格战役(Battle of Mühlberg)

1546.7.10-1547.5.23

查理五世的神罗对抗施马尔卡尔登联盟(Schmalkaldic League)

游民星空
查理五世(Charles V)庆祝米尔贝格的胜利

最初现身于施马尔卡尔登战争中的黑骑兵在战术上与传统骑兵并没有什么区别,也是拿着半骑枪(demi-lance,dam-lance)进行冲击作战,而在战争结束前他们开始装备手枪,并在50年代早期完全抛弃了骑兵矛或者说是骑枪。黑骑兵装备有1把到3把最多到5把手枪和一柄剑(骑兵剑、手半剑、刺剑),与当时的普通手枪不同,骑兵手枪为了保证对护甲的杀伤威力更大,长度超过90公分,考虑到它的分量,黑骑兵甚至会在战斗中把手枪当做棍棒使用,所以在手柄处会有一个很重的圆球用于当做钝器挥击(也有人认为手枪的结构作为棍棒来说太脆弱了,圆球设计仅仅是为了从枪套中拔枪更方便)。

游民星空
骑兵手枪(左,Reiterpistole)与普通手枪对比

游民星空
约1570年的三发簧轮手枪——3次装药都在一个枪管内 每次击发都有自己单独的簧轮 必须从外向内严格地按照唯一的正确顺序逐次击发

游民星空
约1570年的双拳手枪(Doppelfauster)

游民星空
约1590年的六连发簧轮转轮手枪

黑骑兵通常穿有头盔和胸甲,并且常常会有额外的护甲用于保护手臂和腿部。总之,黑骑兵能用枪械和剑作战。

游民星空
16世纪一套相当华丽的黑骑兵甲

游民星空
1577年德意志式的黑骑兵

游戏中作为佣兵出场的黑骑兵一身黑甲相当帅气,但实际上造就他们名字的黑色盔甲则是出于很现实的原因,前面说过最早的黑骑兵是佣兵出身,而正是因为如此武器装备就需要他们自掏腰包,面对无论是抛光还是涂装都会加钱的盔甲,这种呈现黑色没有抛光也没有涂装的盔甲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

在战术上,黑骑兵与同期的其他骑兵有一些区别,与胸甲骑兵齐射后立刻转换阵型拔剑冲锋相比,黑骑兵更倾向于有条不紊地向开火直到其溃逃;与下马作战的龙骑兵相比,黑骑兵会直接在马上射击;而与同样在马背上开火的卡宾骑兵比,黑骑兵则像胸甲骑兵那样装备了更厚的护甲。由于黑骑兵的对手通常会被甲,所以他们会通过慢跑接近敌军然后近距离齐射以保证杀伤,当然如果地形和训练程度允许的话也可以通过冲刺来接近对手。在当时火枪重装速度极慢,所以从16世纪至1620年左右,黑骑兵一直使用在半回旋战术(Caracole,来自西班牙语“蜗牛”,指的是骑兵的一种战术动作,装备火枪的骑兵方阵在进入射程后第一排骑兵拨转坐骑进行射击后,从两侧退回方阵后侧重装,第二行重复这个过程),或者趁敌方步兵进入肉搏范围之前,先对其开枪进行骚扰。

游民星空
17世纪德国版画,用来解释战斗中黑骑兵使用火枪的原则

当然,半回旋战术需要极高的训练素养来保证发挥最高的开火效率,而这也是当时许多骑兵部队所达不到的,也正因如此,黑骑兵也因为多次成功执行这一战术而名声大振。然而,一些非常有进攻性的指挥官比如法国的亨利四世(Henry IV)、瑞典的古二爷(Gustav II Adolf)等

游民星空
古斯塔夫二世

游民星空
亨利四世

君王更倾向于将黑骑兵和其他重骑兵一起部署的更具有进攻性,命令黑骑兵直接冲向敌阵然后近距离开火或直接进入白刃战,使用这种战术的黑骑兵若部署得当,将拥有极强的战斗力。比如1597年的蒂伦豪特战役(Battle of Turnhout)中,由拿骚的莫里斯率领的荷兰黑骑兵击败了西班牙骑兵,并且以近距离手枪齐射及拔剑冲锋的方式,成功击溃了西班牙的步兵。

游民星空
1597年蒂伦豪特战役

游民星空
1597年蒂伦豪特战役。上方:莫里斯的军队追击西班牙军队;下方:溃逃的西班牙骑兵

1597.1.24

荷兰共和国和英格兰王国对抗西班牙帝国

游民星空
1597年蒂伦豪特战役。英格兰的弗朗西斯维尔爵士(Sir Francis Vere)从左侧进攻西班牙人,而荷兰人则从右侧进攻

有趣的是最早胸甲骑兵会更多地使用携带的一对副武器手枪来实施半回旋战术,但是在30年战争期间却抛弃了这一战术,原因在于胸甲骑兵的定位在于急速接敌近战,而在攻击侧翼或者后方阵地时远程开火则显得过于拖沓,给了敌方步兵反击的机会。具体细节可以关注我在之后关于胸甲骑兵的视频。

游民星空
戈特弗里德·海因里希·冯·巴本海姆伯爵(Gottfried Heinrich Graf von Pappenheim)麾下的胸甲骑兵使用手枪射击

从上面也可以看出,采用传统战术的黑骑兵在面对仅仅拥有少量火枪,而主要装备刀剑和长枪的步兵时会斩获颇丰,而随着火枪装配得越来越多,黑骑兵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伤亡,由于步兵手持的长火枪不仅在威力射程上优于骑兵手枪,站定射击在精准度上也优于马上的射击,导致黑骑兵再也不能无损地白嫖步兵;另一方面步兵中越来越多的火枪也意味着面对骑兵的迅速打击越来越脆弱,所以在17世纪之后,黑骑兵逐渐并入一般的骑兵团,不再与其他骑兵有所区别,而胸甲骑兵则扛起了重骑兵的大旗。

可以看到从近卫级开始,荷兰枪骑兵的名字从Ruyter改为Carabineer,Carabineer意为卡宾枪手,也称为马枪手(也拼作carabinier,carbineer,来自法语词汇carabinier),卡宾枪就是短版的火枪,所以不管是早期的滑膛枪还是后期的线膛枪(来复枪)广义上只要装备了卡宾枪的士兵都可以称作卡宾枪手,狭义则是特指几个卡宾骑兵团。最早出现在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欧洲。历史上,卡宾枪手通常(并不总是)是骑兵,因为卡宾枪比起全长的火枪来说更容易在马上使用,所以更为适合骑兵使用。有时候需要快速行军的轻装步兵也会因为较小的负重而装备卡宾枪,尤其是穿越植被区的时候,但更多的军队中,轻装步兵会装备射程更长的线膛枪。

游民星空
1810年的拿破仑卡宾骑兵

在荷兰或者说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卡宾骑兵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80年代的第二重骑兵团(2nd (Heavy) Cavalry regiment),但是仅短暂地存在至巴达维亚共和国(Batavian Republic)时期。直到滑铁卢战役中,荷兰第一重骑兵旅中从胸甲骑兵中建立了三个卡宾骑兵团。

1st Heavy Cavalry Brigade (Brigade Zware Cavalerie)

1st Carabiniers (Regiment karabiniers No. 1)

2nd Carabiniers (Regiment karabiniers No. 2)

3rd Carabiniers (Regiment karabiniers No. 3)

在使用葡萄牙这个派系时,可以通过托德西利亚斯条约(Treaty of Tordesillas)这张支援卡来解锁教堂塔及剑之令(Order of the Tower and Sword)科技,可以将本派系的黑骑兵更名为塔剑骑兵(Tower and Sword Rider),并运送11名塔剑骑兵。

《托德西利亚斯条约》(是地理大发现时代早期,两大航海强国西班牙帝国和葡萄牙帝国在教宗亚历山大六世的调解下,于1494年6月7日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小镇托德西利亚斯签订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协议。

游民星空
葡萄牙保存的条约版本首页

游民星空
教宗亚历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

塔及剑之令(Order of the Tower and Sword)全称是塔及剑、英勇、忠诚、功绩的军事令(Military Order of the Tower and of the Sword, of Valour, Loyalty and Merit),是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Afonso V)在1459年颁布的一条军事命令,用于表彰在议会、法院、政府或军队指挥时作出的功绩或者英勇的公民或军事行为。1808年,被当时还是摄政的若昂/约翰六世(John VI)为了庆祝皇室到达巴西(被拿破仑干到巴西)而恢复,全称皇家塔及剑之令(Royal Order of the Tower and Sword)

游民星空
阿方索五世(Afonso V)

游民星空
塔及剑之令颈饰勋章

游民星空
若昂/约翰六世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在帝国3中都卜勒武士共分有5种,包括都卜勒武士(Dopplesoldner),老练都卜勒武士(Veteran Dopplesoldner),近卫都卜勒武士(Guard Dopplesoldner),帝国都卜勒武士(Imperial Dopplesoldner),以及中国领事馆结盟德国船运的双手巨剑(Zweih?nder),此外还可以通过船运或在佣兵栈和寺院训练得到的德国步兵/归化德国步兵(Landsknecht/Repentant Landsknecht)。游戏中都卜勒武士和德国步兵对轻步兵和骑兵标签有伤害加成,被设计为一种重步兵,而且都卜勒武士有一个2的范围伤害。

游民星空
德国步兵

游民星空
都卜勒武士

Landsknechte来自德语land国家,土地和knecht,仆人,所以直译为“国土的仆人”,称之为国土佣仆,是在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之间一群说德语使用枪刺与射击方阵(Pike and shot,是指在意大利战争时期发展出,并在17世纪后期刺刀发明之前使用的一类步兵方阵)的雇佣步兵。国土佣仆主要包括长枪兵和支援步兵,以及使用双手巨剑(Zweih?nder)和火绳枪而闻名的前线双酬佣兵(Doppels?ldner)。在15-17世纪,国土佣仆构成了神罗帝国军队的主体。

游民星空
16世纪枪刺与射击方阵示意图,P代表长枪兵、H代表斧枪兵、O代表射手、S代表长剑士(可以看到除了侧翼外,方阵前还部署了一队呈散阵的射手)

双酬佣兵(Doppels?ldner)直译“双倍工资的人”,是指国土佣仆中那些在前排作战,以更高风险换取额外一倍报酬的人。通常双酬佣兵的数量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中一部分装配远程武器比如弩和火绳枪部署于侧翼,另一部分挥舞着双手巨剑冲在前排通过砍断枪头或者拨开枪身来突破敌方的长枪阵线(还是刚才那位朋友@蓝发天人小女孩,指出正面冲击并突破长枪阵线对于巨剑士来说比较乏力,巨剑在方阵中的强势体现在push of pike阶段一方面是混在长枪兵里突破阵线,另一方面是攻击侧翼)。

游民星空
16世纪早期瑞士佣兵和国土佣仆长枪兵的混战(push of pike)

在勃艮第战争中,大胆查理(Charles the Bold)的军队虽然组织良好、供应充裕但是却由一群缺少团队精神的封建领主、雇佣兵以及征召贵族组成,反观一遍遍地击败他的瑞士佣兵(Swiss mercenaries,Reisl?ufer),虽然组织不善,但是高度积极,富有进取心并且训练有素。战败之后,勃艮第地区被法兰西王国吞并,尼德兰和东部边境一带的领地被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通过迎娶大胆查理的女儿勃艮第的玛丽(Mary of Burgundy)继承。

勃艮第公国对抗旧瑞士邦联和其盟友

勃艮第公国战败

游民星空
大胆查理

游民星空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游民星空
勃艮第的玛丽

由于极大地收到瑞士人的启发,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组建了一支弗拉芒人的军队使用瑞士人的战术在随后的吉内加特之战中击败了法国人,这也是第一次由非瑞士人使出他们的长枪方阵。胜利之后,随着这支部队的解散,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想要一支像瑞士邦联那样常备的有组织的军事力量来保卫他的国土,但是现有的旧勃艮第结构并不能达成这一目的,而且更坏的消息是法国人通过垄断的模式雇佣了瑞士佣兵。

勃艮第对抗法兰西王国

勃艮第胜利

游民星空

在1486年,马克西米利安开始组建最早的国土佣仆,大约有6000-8000名雇佣兵。到了1488年,马克西米利安组织了士瓦本同盟(Swabian League)来对抗巴伐利亚(Bavaria)和波西米亚(Bohemia),而此时一支12000步兵和1200骑兵的军队被认为是在德意志国土上建立的最早的国土佣仆军队。在之后的1490年,马克西米利安凭借两万人的国土佣仆大军将匈牙利人逐出了奥地利,但是在洗劫了斯图维森堡(Stuhlweissenburg,今天的塞克什白堡)后却因为对战利品的不满足而拒绝进军布达(Buda)。为了防止斯图维森堡的重演,马克西米利安决心将国土佣仆改造为一只高度专业化,多数由德意志人组成的军事力量。

游民星空
施瓦本同盟徽章

至此开始国土佣仆开始在德意志、在法国、在奥地利、在意大利、在瑞典,在欧陆的各种战争中大放异彩,名声也开始超过他们的前辈瑞士佣兵,甚至在比克卡战役(Battle of Bicocca)和马里尼亚诺战役(Battle of Marignano)中击败了他们。

游民星空
帕维亚之战中装备火绳枪的国土佣仆

神罗-西班牙和教宗军队对抗威尼斯和法国军队

神罗-西班牙胜

旧瑞士邦联对抗法国军队

法军胜

游民星空
马里尼亚诺战役中的法军

在1512年-24年西班牙重征纳瓦拉战役(Campaigns to reconquer Navarre)中,国土佣仆甚至在战斗的双方纳瓦拉的胡安三世(John III of Navarre)和查理五世(Charles V)的军队中均有服役。

游民星空
纳瓦拉(红色)

在意大利,神罗的军队击败了法国,但是军饷已经不够用来支付薪水,结果34000名帝国军队哗变并且强迫他们的指挥官波旁公爵夏尔三世(Charles III)前往罗马。1527年,公爵手下6000个西班牙人,格奥尔格·冯·弗伦兹贝格(Georg von Frundsberg)手下14000名国土佣仆和一些意大利士兵洗劫了罗马(Sack of Roma)。在16世纪上半叶的巅峰期,国土佣仆被认为是勇敢而忠诚的强大士兵,但是在60年代之后,这种名声随着品质的下降开始逐渐衰落。

游民星空
1527年罗马之劫

游民星空
格奥尔格·冯·弗伦兹贝格(Georg von Frundsberg)

游民星空
夏尔三世(Charles III)

和瑞士佣兵一样,一名获得委任信(Bestallungsbrief)的领主就可以招募国土佣仆并委任指挥官(Obrist)。这一份委任信会列出部队的规模和架构、士兵的工资以及战争条款。不管是从银行贷款或者接受领主馈赠,一旦指挥官接受委任后就可以开始组建自己的指挥系统,完成之后他手下的队长就可以带着鼓手和吹笛人到他熟悉的地区招募士兵。所有新兵会在特定的时间聚集到特定地点,在指挥官和队长的注视下列队接受检阅,并接受第一个月的薪水。接着指挥官会对新兵完整地宣读特许证,而后者则对事业、对军官、对帝国宣誓效忠。在仪式上还会任命部队中其他的工作人员以及宣誓永远不会抛弃军旗的旗手(standard bearers, F?hnriche)。

游民星空
正在一打五的旗手

下面介绍一下一个佣兵团中的组织架构,一般来说指挥官是军团的最高长官,如果他手下的势力超过了一个团就会被叫做Generalobrist,如果还包括骑兵和炮兵就可以称作Feldobrist 或Generalfeldobrist。Rotten相当于排,是一个佣兵团的基本结构,包括十名国土佣仆或6名双酬佣兵,由Rottmeister指挥。40个排会组成一个旗队(F?hnlein)相当于营或连,由队长指挥,包含400人,其中有100名老兵。而十个旗队就组成一个4000人的佣兵团。旗队中军士长(Feldweibel)负责日常和方阵训练,而军团的总军士(Oberster-Feldweibel)长则负责实战训练。基本单位中的士官(Weibel)负责维持纪律和士兵与长官之间的联系,Gemeinweibel是普通士兵的发言人,每月选举一次。

根据帝国法律,一名指挥官可以拥有22人的随员队伍,包括牧师、抄写员、医生、侦查员、军需官、旗手、鼓手、吹笛人以及八名侍卫(Trabanten),当然实际上这完全取决于指挥官自己有没有足够的钱。队长除了上面提到的人员外,还可以带额外一名乐师和两名双酬佣兵来保护他的安全。此外,指挥官还会任命一名教务官(Provost)和一名督导官(Schultheiss)分别保证军事纪律和贯彻特许证中的战争条款,其中督导官可以跟随一名狱卒,一名执行官以及一名刽子手(Freimann)。

游民星空
16世纪督导官

在欧洲,军队行军时会有一些随军平民(camp followers)跟随着军队,他们有些是士兵的妻儿,有些则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额外服务,包括贩卖食物、货物、洗衣、做饭、酿酒、护理,当然包括性服务。国土佣仆也不例外,他们的同一角色叫做追随者(Tross),除了各种手艺人和散工,每一名国土佣仆都会带着一支追随者队伍,包括他的家人或者用来携带各种军需品。不同的是每个国土佣仆的追随者小队中仅限一名女性,而追随者中的女性大多是士兵的亲人、商贩或者拥有一技之长。出于性交易会破坏佣兵家庭关系的考虑,其他无关女性很少被允许进入追随者的队伍,并且整个追随者队伍会受到Hurenweibel监管。

游民星空
18世纪随军平民重演

游民星空
追随者重演

游民星空
国土佣仆和他的妻子

最后讲一下他们的装备和战术,使得国土佣仆辨识度如此之高的原因是改良自瑞士人却更加引人注目的切口装,这种服装颜色华丽,上衣袖子和裤子可以从上至下切成一条条的形状;有的切口虽小,但密密麻麻地斜排或交错,组成有规律的立体图案。一般说来手套和鞋子上的切口都比较小,而扁平的大贝雷帽上的切口很大,犹如花瓣一样展开,并且装饰着高高的羽毛。

游民星空
国土佣仆的服装

就像瑞士佣兵一样,国土佣仆的近战武器包括斧枪、长枪和剑。每个旗队中有300人装备着比瑞士人稍短的长枪,大约4.2米,而剩下的人就是双酬佣兵,50人使用1.7米长的双手巨剑或斧枪,余下50人装备火绳枪,除了主武器外,所有人都会携带德式斗剑(Katzbalger)来应付近身战斗。就像从征召到装备类似,他们的战术也学习自瑞士人,长枪兵和辅助的斧枪兵组成牢不可破的核心,称作四方阵(gevierte Ordnung)。方阵前是旗手,而旗手前是两排双酬佣兵。大多数老兵都会安排在方阵后方而火绳枪手则布于两翼。无论是开战时冲锋在前的敢死队(lost troop,verloren hoop)还是辅助长枪的斧枪兵,都是用来突破敌方的长枪阵线。

游民星空
德式斗剑

说到双酬佣兵用的双手巨剑(Zweih?nder),也是领事馆船运的特殊单位名,是主要在16世纪欧洲使用的一种双手剑。双手巨剑在中世纪后期发展自长剑,并且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意大利战争期间成为了国土佣仆的标志武器。

游民星空

双手巨剑长度通常在1.4米-1.8米之间,重量为2-3.2kg。早期的双手巨剑仅仅是长剑的放大版本,后来在长剑的基础上加大了护手,并在护手的上方增加了一段不开刃的刃柄及一对较小的格挡钩。从14世纪开始了武器尺寸提升,而双手巨剑则表现了这一提升的最终阶段,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长杆武器的特点而不是长剑,因此它不会被装在剑鞘里而是像斧枪一样扛在肩上。经过双手大剑训练的佣兵会被圣马克兄弟会(Brotherhood of Saint Mark)冠以长剑大师(Meister des langen Schwertes )的称号。

游民星空
圣马克兄弟会纹章

弗里斯兰人的英雄皮尔·格洛夫斯·多尼亚(Pier Gerlofs Donia,约1480-1520.10.28)在当地被称为大皮尔(Grutte Pier “Big Pier”)在被国土佣仆奸杀了妻子,烧毁房屋,洗劫村子之后掀起了叛乱。传说中皮尔拥有超人的双手剑技巧,甚至可以通过一次挥动砍下数人的脑袋。他使用的双手巨剑被保存在弗里斯兰博物馆中,长度达到了惊人的213厘米,重6.6千克。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游戏中,船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支援卡并在教堂升级双手巨剑科技可以将都卜勒武士的血量提高10%并船运12名都卜勒武士。

游民星空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是指于1648年5月到10月分别在威斯特伐利亚地区内的奥斯纳布吕克市和明斯特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标志着欧洲一系列宗教战争的结束,结束了欧洲历史上有近八百万人丧生的动荡时期。学者普遍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基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概念的现代国际系统的开始。

游民星空
1648年确认仪式

游民星空
明斯特市的签订地点市政厅

此外,船运“索林根不锈钢(Solingen Steel)”支援卡可以将都卜勒武士的生命值和攻击力提高50%,但是会削减33%的移动速度

游民星空

索林根(德语:Solingen)是德国西部的一座州直辖市。自中世纪以来因锻造高品质刀剑、剪刀等刀具而闻名,因此又称“刀具之城”(City of Blades),索林根最早在1067年被提及,不过和如今的写法不同,直到14世纪末15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名称。索林根城镇周围的铁匠熔炉遗址可以追溯到2000年之前,这也使索林根作为北欧的锻铁中心而闻名在外。索林根生产的刀剑曾经在许多地区被发现,包括大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北欧非常珍视索林根加工武器的质量,这些武器也被贩卖到了整个欧洲大陆。索林根最早只是一个小村落,到了十五世纪成为工事环绕的城镇,现在索林根仍然是德国的刀具生产中心。

此外不锈钢最早出现在1821年,而这一时期已经远远晚于双手巨剑和国土佣仆的消逝时期,而且原文就只是Solingen Steel应该叫做索林根钢材,不知道决定版里会不会修改原来繁体版本的种种翻译错误。

游民星空
1530年国土佣仆

虽然国土佣仆一度风靡西欧的各处战场,但是神罗皇帝为了获得领主的支持一再下放权力,也导致国土佣仆的素质和纪律不复从前,况且这种从一开始就模仿和用于对抗瑞士长枪方阵的步兵概念随着火器和战法的飞速发展必定是短命的。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游民星空

游戏中以马战车为原型兵种共分为3种,老练马战车(Veteran War Wagon),近卫马战车(Carabineer War Wagon),帝国马战车(Imperial War Wagon)。在历史中,世界各地都出现过各种各样以畜动力货车甚至是专门制造的车驾组成临时工事、营地或者移动火力点的战术。本期视频主要着眼于波西米亚或者说捷克地区。

时间来到1415年7月6日,当时民众被教会压榨得苦不堪言,而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的神罗诸侯国波希米亚的宗教改革家同时也是学者的扬·胡斯在康斯坦茨大公会议(Council of Constance)中被罗马教廷判决为异端并处死后,引起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支持改革的地方贵族及骑士对教廷激烈抗议。

游民星空
杨·胡斯

游民星空
杨·胡斯被处以火刑

西吉斯蒙德(时任罗马人民的国王King of the Romans,未来的神罗皇帝)甚至威胁要“在不久淹没所有的威克里夫派和胡斯派”,更是极大地激化了这一矛盾。随着波西米亚的各地出现骚乱,布拉格的麻烦也在持续,到了1419年7月30日,由神父杨·杰利夫斯基领导的胡斯派据说在一块从新市政厅窗口丢出的石头击中神父后冲进了新市政厅,将包括市长和议员在内的数人丢出了窗外,被称为第一次布拉格抛窗事件(the first Defenestration of Prague)。而此时,长达15年的胡斯战争也正式拉开帷幕。

游民星空
西吉斯蒙德

游民星空
杨·杰利夫斯基头雕

在战争中,杨杰西卡参与发展了车堡战术,最终发展为一种武器体系,以大量改造的马车为临时工事,使用木板加固,远程火力由火炮、火枪、弓弩组成,并配合以矛手、长枪手和连枷手。马战车可以组成防御力很好的阵地,也可以作为运动的火力点使用,被称为胡斯车堡,胡斯车垒或者胡斯车阵等。这举措在当时配合火器的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民军缓解神罗帝国更强的重步兵和骑兵的攻势。

游民星空
车垒重演

一辆战车可以搭乘18至21人,其作战人员通常分为4-8个弩手、2个火枪(手炮)手、6-8个长枪手和连枷手,2个盾兵以及2个驾车员。很多中文的文章中提到赫德汀军令(Hodetin Ordinance)要求每辆战车配备两名驾车手、两名火枪手、6名弩手、4名连枷手、4名斧枪手和两名盾牌手,不过我搜了一下英文只找到一本讲中世纪军队的书里提到过,如果有其它来源的话可以在评论告诉我。

游民星空

战斗时,车架会依据地形组成方形或者圆形阵地,用铁链将车体之间连接起来,并在车垒前挖出一道壕沟。除了冷兵器外,车堡内人员使用一些原始的火器包括手炮和支架炮,阵地中也会布置早期的短炮管火炮来攻击近距离的集群步兵以及冲锋的重骑兵。

游民星空
可以看到胡斯军使用的火器主要分为三种

面对敌方的进攻,胡斯车垒的战术并非一味地防守。而是分为防守-反击两部分,首先车堡内的弩手和手炮手会向接近的敌军开火以求造成尽量多的伤亡,甚至在车堡内壁都悬挂着装满石头的袋子以备弹药用尽后救急。随着敌方军心动摇,指挥官会看准时机指挥各种拿着剑、连枷、长杆武器的步兵以及阵地内的骑兵进行反冲锋攻击敌军侧翼。面对来自车堡的远程火力以及侧袭的双面夹击,反胡斯十字军会蒙受巨大的损失而很快胡斯军也获得了不留俘虏的名声。

游民星空
CG复原能看到内部的小盒子里装着石块

在抛窗事件之后短短17天后,波西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的哥哥瓦茨拉夫四世(Wenceslaus IV)去世,而他的妻子巴伐利亚的索菲娅(Sophia of Bavaria)

游民星空
瓦茨拉夫四世

游民星空
巴伐利亚的索菲亚

作为摄政紧急纠集了一批雇佣兵想要控制布拉格并与城中的胡斯派爆发了数场战斗。在此前大批忠于教廷的天主教徒逃出布拉格后他们的财产被那些同情胡斯派的贵族和上层市民侵占,虽说这些人与胡斯派站在一起却害怕自己的财产和既得利益在战火中付之一炬,所以作为中间人进行调停而在11月13日签订了一份停战协议。杨杰西卡当然不能接受这种妥协,只能率军离开布拉格前往西边的比尔森(Plzeň)。进入12月,老杨率领的400步兵在纳克米尔城堡附近遭受了波西米亚保王党约2000步骑的突袭,此时老杨手下仅有的7辆车垒也是车垒在胡斯战争中的初次亮相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王党的军队被车垒后的弩手和各类火器的射击揍得鼻青眼肿却无法突破防线,只能眼睁睁看着老杨的军队从容撤退而自身遭受了沉重的伤亡也只能悻悻而归。纳克米尔战役(Battle of Nekmí?)

在1420年3月5日,波西米亚的教廷派或者说保王党约2000骑兵在苏多米尔镇发现了在一片平地上已经建立起临时工事的胡斯军并决定发动攻击,而胡斯军这边仅有400步兵、12辆车垒和少量的骑兵。战斗之前,胡斯军甚至尝试过投降,在保王党拒绝投降后战斗正式打响。

面对重装的骑士,虽说胡斯军有着巨大的人数和装备劣势,但是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加固了周围的防御。胡斯军的侧翼由车垒和其上的火器保护并且阵地周围遍布着骑兵无法通过的大池塘和沼泽。战斗打响后,来自斯特拉科尼采(Strakonice)的1000名医院骑士(Knights Hospitaller)开始冲击布置在一条狭窄水坝上的车垒阵线但是败退了下来并且伤亡惨重。接着,另1000名保王党骑兵妄图冲击另一侧防守较弱的阵线,却陷入了泥沼中而动弹不得,此时指挥官下令下马作战以图脱离困境但是却因为沉重的护甲而无济于事,只能被装备连枷的轻步兵轻松结果。

到了晚上浓雾弥漫,老杨趁着夜色成功撤退,虽说保王党没有被完全击败而且胡斯军也承受了大量伤亡,包括3凉车垒被毁30人被俘,但是老杨利用手下由村民和镇民包括女人和小孩组成的400轻步兵对大量重装骑兵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伤亡,不能不说这次战斗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游民星空

在一系列战斗后的5月22日,老杨率军进入布拉格,而80000十字军则于次月12日开始围城。维特科夫山工事是布拉格城外的一处重要防守据点,由石材和粘土加固的原木组成并环绕着壕沟,守卫着通往布拉格的补给路线,南侧有一座塔楼而北侧则有着陡峭的悬崖。十字军计划切断补给线从而围困布拉格迫使胡斯军投降,7-8000名骑士便在七月13日渡过伏尔塔瓦河(Vltava)从南侧开始进攻维特科夫山,而胡斯派的守军据说只有26个男人和三个女人,而后世考察约有60名士兵。到了战斗的第二天,十字军遭受了杨杰士卡率领的由射手和连枷民兵组成的援军在穿过一片葡萄园后发动的突袭。十字军遭受不住突然的猛攻只能从陡峭的北侧慌忙撤退,随着恐慌在军中蔓延,撤退逐渐变成了溃散,甚至有大量的骑兵淹死在伏尔塔瓦河中。

这一次重大的胜利后,十字军损失了400-500人,围困布拉格的计划也宣告失败。

神父杨杰利夫斯基(Jan ?elivsky)率领的胡斯军从布拉格向北出发,在一系列劫掠和占领后,于1421年7月底在一个叫萨拉斯(Saras)的小镇中建立了车垒阵地,并且开始攻击布鲁克斯城(Brüx),但是在8月5日被萨克森的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 of Saxony)派来的援军击败。虽然这次失败没有阻止胡斯派在接下来的几年继续占据了军事优势,但是却让腓特烈一世晋升为公爵和萨克森宣帝侯,而杨杰里夫斯基神父则被撸掉了指挥的职位。

游民星空
萨克森的腓特烈一世

游民星空
杨·杰士卡视察城防

库特纳霍拉位于布拉格东方,是波西米亚的的第二大城市,周围富有银矿。神罗皇帝西吉斯蒙德纠集了50000-92000的大军一路烧杀抢掠在1421年初冬围困了这座城市,而城中仅有12000-18000的守军。在12月21日的攻城中,十字军向城下的车垒阵线发动了攻击,甚至放出牛群作为前锋来吸引火力并增强冲击能力,而胡斯军也不甘示弱各种火器一齐开火给予十字军沉重的打击,但自己也遭受了沉重的伤亡。不幸的是城中一些忠于教廷的天主教徒放开了一个城门导致涌入城中的十字军对胡斯派平民发动了大屠杀。这时,老杨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十分艰险的就境地了,一方面是十字军的围攻另一方面补给线也被切断,所以不得不决定撤退。经过一夜的准备后到了次日的凌晨五点,老杨率领成列的车垒开始迅速向敌军发起突围,而战斗了一夜的十字军相当疲惫,面对高速推进的车垒以及其上所有枪头炮口都在闪耀的火光,阵线很快就被撕开一个大口,老杨的军队成功地突围了。

突围后,车垒迅速在附近的山上建立了一个临时阵地来防备敌方的追击,但是发觉敌方并没有行动后便转移到了科林(Kolín)进行休整。此时在被突围后,西吉斯蒙德认为战斗已经胜利了就没有下令追击,只是让士兵寻找庇护所安营扎寨以应付苦寒的天气。

到了次年的1月6日,老杨经过短暂的休整并纠集了大量的援军向库特纳霍拉发动突袭并在城外6-7公里处的小村庄击溃了十字军的前锋。得到消息的西吉斯蒙德立即意识到组织散碎的军队进行抵抗是毫无意义的而一时又联系不上其他的部队,最重要的是强行守城的话会承受自己被胡斯军活捉的风险。在和自己的智囊商议后,西吉斯蒙德立即下令撤退,在撤退之前十字军带走了所有的矿工以摧毁当地的锻造业,甚至在城中放了一把火将建筑和留在城中的居民付之一炬。经过这次浩劫,库特纳霍拉这座繁荣富饶的城市开始衰落。

库特纳霍拉之战十字军损失2000-12000人,胡斯军伤亡稍小但具体数字不明。

游民星空
逃窜的十字军

库特纳霍拉之战后,尽管撤退中的敌军是非常容易击溃的猎物,但老杨还是决定先扑灭城中的大火再进行追击。到了两天后的1月8号,快马加鞭的胡斯军在哈布里小镇追上了十字军,虽然意大利将领皮波·史帕诺(Pippo Spano)尝试组织军队进行抵抗,但十字军还是一触即溃。同一天,追击猎物的胡斯军再次在日耳曼斯基布罗德的城门前追上了十字军,但是在开阔地这些士气低下的残兵败将显然不是胡斯军的对手,甚至有数百人选择渡河逃命时淹死或者冻死在冰冻的萨扎瓦河(Sázava)里。

游民星空
逃窜的十字军

虽然有城中守军的顽强抵抗,余下的十字军顺利逃入城内,但是士气高昂的胡斯军还是在第三天也就是10日控制了这座城镇。不过一报还一报,当投降的事宜还在讨论时,部分胡斯军在没有老杨的命令下冲进了街道,屠杀了大约1500名士兵和平民,至此针对胡斯派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宣告结束。

像前面讲的那样,胡斯派内部阶级和追求的不同早已在其内部埋下分裂的种子。由贵族、中上层市民和商人组成的圣杯派(Calixtines)诉求比较温和,在战争中他们期待与教廷达成和解的结果,而塔博尔派(Taborites)、奥尔本派(Orebites)以及后来的孤儿军(Orphans)等派别由城市贫民、手工业者和乡村贫农组成,他们苦于受到教会压榨已久诉求也更加激进,在战争中胡斯派内部的摩擦和冲突也在不断升温。

在1423年4月27日霍日采(Ho?ice)附近的一片高地上,老杨领导的胡斯军与保王派一方的瓦滕博格的塞内克(?eněk of Wartenberg)接战,前者有2700步兵、300骑兵以及120辆车垒而后者拥有3000重骑以及一些车垒和炮兵。说到这位塞内克,他在1420年上半年以前一直是胡斯派中圣杯派的一位军事领袖,但是目睹了塔博尔派一些激进的诉求和暴行后倒向教廷。

战斗中多亏了这片高地,老杨的车垒可以完美发挥它的战术用途,而对方的骑兵根部无法在这么陡的地形上发动冲锋只能下马作战而炮兵在这么高的射角也很难击中目标,所以战斗就变成了车垒阵地不断地击退艰难前进的重装步兵。最后,老杨看中机会,胡斯军的步骑一起向下发动冲锋,顷刻间就将敌军清出了战场。

1424年6月7日,遭受追击的老杨意识到已经不可能避免这场战斗了,所以他选择了一处位于马勒佐夫堡垒附近的山谷作为战场来获得地形的优势。反观对方,其中一部分是倒戈的昔日盟友——布拉格胡斯派,想当然地认为老杨正在溃逃所以急于追击,军队阵型拉得很长无法完全展开,根本无法发挥人数的优势。进入山谷后,老杨将军队和车垒布置在山谷两侧,其中藏匿着一些装满石头的马车。等到敌方进入山谷中央后,满载的冲车从天而降立马冲散了敌方阵型,接着高处的火炮也一齐开火,随着老杨这边奥尔本派步骑的冲锋,地方前锋彻底溃败。

前方军队溃散后,向后奔逃的士兵和还在进军的部队造成了拥堵和踩踏,恐慌也随之蔓延。随着老杨军队的攻击,混乱的敌方军队很快就演变成了全军败退。这场战斗奥尔本派损失仅有200人,而敌方伤亡达到了1400(也有说法是2000)。

马勒佐夫战役也是老杨指挥的最后一场大规模胜利。这场战斗后,胡斯派内部达成和约并开始清扫莫拉维亚内部西吉斯蒙德的残余势力。在1424年10月11日,已经64岁高寿且双目失明的杨杰士卡在普日比斯拉夫(P?ibyslav)前线死于瘟疫,而之后老杨麾下的奥尔本派也改名为孤儿军以纪念失去了这样一位伟大的领袖。

游民星空
还是一只眼的老杨

1426年6月16日,布拉格胡斯派、塔博尔派和孤儿军在奥西格(也叫拉贝河畔乌斯季ústí nad Labem)附近对抗第四次反胡斯十字军。据当时的记载,胡斯军有24000人以及至少500辆车垒,而十字军则是一支70000人的大军,但是现代研究认为这个数字被极大的夸大了,实际人数可能是11000对抗13000。

开战前胡斯军在城外的小山上建立了车垒阵地,并且在清晨派遣信使要求延后开展以避免在礼拜日见血,当然十字军并没有采纳这一建议。这件事如果真的发生了很可能是胡斯派的一种拖延手段,毕竟随着日头上升,敌方的重甲士兵行动起来要付出更大的体力消耗,而十字军缺乏给养也寄希望于速战速决。随着一支骑兵的突击,战斗打响了。

战斗前期,十字军的骑士顶着猛烈的火力成功突进到车垒阵地前,装备着战斧战锤之类的重武器对着车垒间的铁链一顿挥砍成功破坏了一些车垒并且突破了第一道防线。但是另十字军绝望的是,由于这次胡斯军的装备相对富裕,阵地中还有车垒和巨盾组成的第二道防线,冲进阵地的十字军马上遭受了来自火炮、弩手和手炮交叉火力的重创。更惨的是,从阵地中绕出的骑兵和反冲锋的步兵马上完成了对十字军的包夹,很快就把他们赶出了阵地。

战斗之后,十字军战斗中以及战斗被处决的损失达到了4000余人,其中还有14名公爵和男爵,而胡斯军的人员损失仅有离谱的19-30人。

游民星空

1430年4月28日,胡斯军入侵上匈牙利期间在特尔瓦纳与神罗军队以及匈牙利、塞尔维亚联军发生冲突,战场在两条河之间的开阔地展开,这一次神罗的军队抢占了先机。由于地形平坦,神罗的骑兵在胡斯车垒阵地没有完全闭合之前就从侧后方穿了进去,造成大量伤亡。尽管成功了第一步,但是纪律松散的匈牙利和塞尔维亚士兵以为战局已定就开始哄抢车垒内的财务减轻了进攻的压力,与此同时,顽强抵抗的胡斯军抓住机会将敌军赶出了阵地并且关闭了车垒防御环。

这一仗,胡斯军只能算是惨胜,己方的士兵和拉车的马匹均伤亡惨重,不得不撤回莫拉维亚边界。

1431年8月,第五次反胡斯十字军包围了多马日利采,此时胡斯军得知这座城的危险境地后于14日凌晨快马加鞭前往被围困的城镇。

接下来十字军的一系列操作绝对地令人匪夷所思。勃兰登堡的选帝候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 Elector of Brandenburg)

游民星空
勃兰登堡的选帝候腓特烈一世

得到了胡斯军正在赶来的消息便下令部队集合到一处并把守撤退的道路,但是沟通效率的低下使得萨克森的军队根本无法了解这一举动的意图只是以为友军在逃跑,于是恐慌在军队中蔓延,诸国的指挥官只能将精力都放在整顿军纪上。巴伐利亚公爵在多马日利采和里森伯格(Ryzmberk)的城堡之间建立了一道车垒防线,怎奈胡斯军的进军实在太快,十字军的士兵根本来不及到达阵地的指定位置,导致营地中爆发了混乱。另一边,总指挥官听到了胡斯军大声唱着战斗赞歌“你们是上帝的战士Kto? jsú bo?í bojovníci”就命令军队稍稍后撤以免过早地暴露目标,不料这一举动加上先前的恐慌以及士兵对将领和准备的不信任,导致大量受惊的士兵丢盔卸甲逃往巴伐利亚边境。仅有车垒上的一些士兵留下挡在胡斯军前,想要保护他们的车垒和炮撤进森林。但是胡斯军丝毫不给机会,他们大多被杀或被俘。

解决掉零星的抵抗后,胡斯军冲进了树林,开始有秩序地分割、包围、追捕溃不成军的敌人,而吓破胆的敌军丢掉了所有财物辎重一心想着逃命。这一仗下来胡斯军缴获了300门炮2000辆马车,而第五次十字军就这样丢人地收场了。

游民星空
追捕树林中逃窜的十字军

1431年10月14日塔博尔派的一支军队从奥地利返回波西米亚边境时遭受了奥地利-波西米亚保王党的突袭,由于队伍成长列,车垒阵地根本无法及时展开,导致4500步兵600骑兵的军队死亡700-1000人被俘500-700人。

1433年9月21日,一支胡斯军在上普法尔茨(Upper Palatinate)地区劫掠并想要保证皮尔森围城的成功,但是却遭到了当地军队的突袭。理论上,训练有素的胡斯军完全具备在一定时间内建立车垒阵地的能力,但是情急之下一辆车固定在了相反的方向从而导致阵地出现一个致命的缺口,呈楔形阵的骑兵直接冲进了阵地中开始屠杀,而同时步兵也完成了对侧翼的夹击,胡斯军彻底败退。在战斗以及后续的追捕中,2000人的胡斯军死亡1500被俘300,也为后续皮尔森围城的失利埋下伏笔。

1433年11月30日,在巴塞尔大公会议(Council of Basel)上,波西米亚和教廷之间最终达成了一份协议,但是塔博尔派却拒绝履行,而同时圣杯派则彻底倒向了教廷。

到了次年的5月9日,塔博尔派对皮尔森为期9月23天的围城(Siege of Pilsen)以失败告终而布拉格新城也宣告沦陷,这对塔博尔派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同时也是胡斯战争的转折点。

同月的月底,彻底决裂的激进派和温和派在里潘(Battle of Lipany)开始对峙,几轮无果的谈判过后,双方开始进行炮战,但由于距离限制几轮对炮后双方并没有什么斩获,而此时出乎激进派意料的是温和派军队带着所有的车垒开始撤军。

游民星空

激进派的指挥官认为敌军已经开始溃逃便下令打开车阵进行攻击却不知这只是为了引诱他们出击的一次佯装撤退。随着激进派的接近,温和派联军开始在车垒内向他们开火,而同时埋伏在一旁的重骑兵像尖刀一般迅速插进了毫无防备的激进派车阵中。随着激进派军队的溃散,战斗马上变成了屠杀,激进派的军事领袖大普洛科普(Prokop the Great)和他的儿子小普洛科普(Prokop the Lesser)阵亡,700名被俘的士兵以及一些激进派领导人也在随后被关进附近的谷仓内活活烧死。经此一役,广义上的胡斯战争宣告结束。

在胡斯战争之后,波西米亚的雇佣兵依然使用车垒作为战胜骑兵和步兵的特殊战术,但随着火炮的发展,至少从大规模战役开始,胡斯车垒渐渐没落:在兰茨胡特继承者战争(War of the Succession of Landshut )1504年九月12日的文岑巴赫战役(battle of Wenzenbach)中,三百辆战车组成的堡垒被格奥尔格(Georg von Frundsberg)麾下国土佣仆的长炮(culverin)和火枪手击溃。

游民星空
国土佣仆指挥官格奥尔格·冯·弗伦兹贝格

(未完待续……)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转载请说明出处
帝国之家 » 《帝国时代3决定版》各兵种背景及原型介绍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